通知公告

【地学论坛】安成邦:欧亚腹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史前“丝绸之路”的贯通(时间:2019.12.26(周四),15:00-17:00)

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次数:678
来源:

报 告 人:安成邦 教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2019 年 12 月 26 日 15:00-17:00 

报告地点:环境与规划学院二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环境与规划学院 

邀 请 人:冯兆东 教授 

主 持 人:冯兆东 教授 

报告人简介:安成邦,男,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变 化和环境考古研究,发表论文 90 余篇,SCI 论文被引用 2300 余次。2005 年获 “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2006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2007 年获得“中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2010 年获甘肃 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 年获教 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间冰期气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观点综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环境变化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和传播。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表现出季风—西风过渡带干湿变化的模 式,晚全新世气候趋向干旱;从新疆到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变化 比较一致:在早全新世(BC 6000 以前)主要为干旱环境,植被以荒漠类型 占优势;中晚全新世,湿润程度增加,草原植被扩展。新疆和中亚全新世中 晚期较为湿润的环境为东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较适宜的环境基础。东西 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进程在 BC 2000 以后明显加速。在 BC 2500-2000 期 间,东西方农业文化在丝绸之路沿线接触融合,是史前丝绸之路的首次 贯通;在 BC 2000-1000 期间,丝绸之路沿线绿洲地带形成了以小麦—/大 麦—粟黍—畜牧为特征的混合型经济特征,并扩散到欧亚草原带,和周 围的畜牧业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持续到历史时期。这种空间分异,是地理 环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忱欢迎广大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