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暨青年学者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12-14
浏览次数:101
来源: betway88西汉姆网页

责任编辑:杨勇


2024年12月11日,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站研究站至善楼四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华东院士表达了祝贺,BetWay体育平台学术副校长傅声雷致开幕辞,参加会议的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刘耀林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特聘教授李满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BetWay体育平台李小建教授,国家教学名师、BetWay体育平台秦耀辰教授,中原学者、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姚文艺高级工程师,以及地理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实验室相关老师和学生到场聆听,此次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傅声雷主持。


傅声雷致欢迎辞。他向一直以来学术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指出,本实验室是BetWay体育平台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是BetWay体育平台精心培育和重点建设的科研平台,有着多年的学术积淀,当然也存在不足,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问诊把脉为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最后预祝各位专家工作顺利、学术委员会会议圆满成功。


实验室主任乔家君从重点实验室概况、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五个方面做了介绍,详细阐述实验室2023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他表示,实验室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努力营造实验室创新氛围,在2023年,实验室在研究成果、社会贡献、思政队伍、人才培养、开放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突破,在今后发展中将继续面向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究。


谢遵义教授以“遥感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遥感大数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模拟和应用,并指出了未来拟解决的问题:风光水设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什么影响?未来的建设该如何时空规划以保证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等。董冠鹏教授以“气候变化影响探测:一个多尺度时空统计建模分析框架”为题介绍了地理统计建模方法创新,并指出了关键的科学问题:如何拓展气候变化计量经济模型,开发一个新的多尺度时空统计建模方法等;张卫信教授以“土壤‘CO2湖’:理解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为题介绍了CO2在温室效应中的角色以及大气CO2浓度升高减少地球热量散失的机理。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实验室的建设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李满春教授、姚文艺教授、李小建教授、刘耀林教授、秦耀辰教授等先后发言,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现存的问题以及待改进的地方,同时为实验室未来教育评估和发展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就实验室发展和定位提出以下主要建议:一是借鉴国内外优秀方法,融合、创新、开拓;二是聚焦黄河中下游地区,深挖特色优势,利用数据平台做出创新成果;三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响应国家政策,提升实验室影响力;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用并服务于实践。







下午的特邀报告及学术交流由乔家君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崔耀平教授和张喜旺教授共同主持。会议特邀来自李满春做“时空大数据与国土空间整治”的主旨报告,BetWay体育平台、信阳师范大学师生普遍反映报告信息量很大,受益良多,并进行了热烈讨论。4位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崔耀平教授、翟石艳教授、张丽君副教授、杜悦博士,以及夏浩铭副教授、耿迅副教授、周岩副教授等多位杰出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分享,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与高度评价。

最后,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喜旺对各位参会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宣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暨青年学者论坛圆满结束!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不仅全面展示了实验室2023年在数字地理技术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应用,而且为实验室未来的教育部评估及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年论坛的展开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号召青年学者相互交流、携手并肩、共享经验、探索成长,将技术应用并服务与实践,推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